碳匯林訊 上萬宗碎片化林權歸集、3.89萬畝林地碳匯資產確權、創新“三邊機制”加速公示——江西永新縣以全國首個縣域規模化林業碳匯項目,為綠水青山定價探出新路徑。
一、沖刺交易:全國縣域首單CCER的“最后倒計時”
林權歸集破局,3.89萬畝林地完成資產化
永新縣林業局歷時數月完成全縣16個鄉鎮及3個國有林場、涉及上萬宗碎片化林權的確權登記與歸集工作。通過“兩山公司”平臺集中收儲,構建“資源變資產”標準化流程,首批鎖定開發林地3.89萬畝,預計年均碳匯量達1.35萬噸二氧化碳,為項目奠定科學量化基礎。
“三邊機制”加速沖刺8月公示
項目采用“邊開發、邊驗證、邊公示”的創新機制,大幅壓縮開發周期:
7月底:完成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賬戶開設,直連全國碳交易系統,實現碳匯資產登記、交易、結算一體化;
8月中旬:啟動項目公示,向社會披露合規性及碳匯核算數據,接受公眾監督。
這一機制被林業部門評價為“全國林業碳匯合規化運作的縣域樣板”。
二、模式創新:林權歸集+技術賦能的雙輪驅動
1.林權整合:破解“小散亂”困局的關鍵
永新縣森林覆蓋率67.8%,活立木蓄積量1069萬立方米,但林地權屬長期分散。項目團隊通過兩山公司平臺:
✅集中收儲農戶林權:將碎片化資源轉化為可開發資產;
✅引入央企技術支撐:誠通碳匯(岳陽林紙子公司)負責方法學設計、監測核證,確保符合CCER標準。
2.全域開發:197萬畝林地的長期藍圖
當前3.89萬畝僅為首期工程,岳陽林紙已與永新縣簽訂197萬畝林地合作開發協議,未來20年將分階段釋放碳匯潛力。
三、三重效益:碳匯增值、產業增效、民生增惠
1.經濟價值:20年收益超2000萬,40%直補鄉村
按當前碳價(約80元/噸)測算,項目20年合作期凈收益將突破2000萬元,其中40%直接反哺鄉村振興,用于支持村級基礎設施、生態補償及農戶分紅。
2.產業聯動:激活500個崗位的“綠色就業鏈”
通過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創造養護崗位;
帶動種苗培育、林下經濟(如中藥材種植)、森林康養等關聯產業,年均新增就業超500人。
3.生態增益:碳匯與修復的協同提升
項目實施后,項目區森林固碳能力提升23%,同步修復退化林地1.2萬畝,實現“開發即保護”的閉環。
四、未來規劃:構建“碳匯+”綠色產業矩陣
永新縣正以碳匯項目為核心,拓展多維生態經濟:
產業延伸:推進抽水蓄能、分布式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打造“碳匯+新能源”融合模式;
區域聯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碳普惠機制,探索跨區域碳匯消納;
金融創新:開發碳匯質押貸款、碳保險等工具,激活存量資源價值(吉安市已試點發放碳匯貸500萬元)。
隨著CCER賬戶開設完成,永新縣林業碳匯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四季度實現首筆交易。這片曾見證井岡山革命的“紅色林海”,正成為全國縣域“點綠成金”的新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