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聞中心 |
|
生物質碳捕集國際標準獲批 |
| 發布人:碳匯林網 發布時間:2025-9-6 本文類別:新聞中心 - 國際動態 |
碳匯林訊 中國華能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生物質負碳技術國際標準近日在ISO成功立項,標志著我國在碳捕集技術領域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重大轉變。
近日,由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提出的《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國際標準提案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功立項,成為全球首個生物質負碳技術國際標準提案。
該標準由華能西安熱工院主持編制,聯合了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以及英國女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頂尖機構專家,歷時兩年多完成。它系統性地梳理、比較和整合了各國在生物質能耦合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領域的多元化技術路線、核心工藝裝備與前沿工程實踐經驗。
1、中國方案:中國主導,全球參與
國際標準制定是技術實力的體現。此次由中國華能牽頭制定的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國際標準,吸引了多國頂尖機構參與。
英國女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也加入了標準編制團隊,體現了中國在負碳技術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標準首次提出了BECCUS項目的系統邊界界定原則、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的監測、報告與核查標準化方法,為后續專項國際標準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2、技術核心:生物質與碳捕集的創新結合
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BECCUS)通過生物質利用技術與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CCUS)相結合,實現負碳排放。這種技術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在生物質利用過程中捕獲產生的二氧化碳并封存,從而實現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的效果。
中國生物質資源豐富,年資源量約34.9億噸。這些資源包括農業廢棄物、林業殘余物、能源作物等,為BECCUS技術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礎。
3、應用潛力:減排貢獻與市場前景
BECCUS技術在中國應用前景廣闊。未來通過燃煤電廠生物質混燃改造或新建生物質電站部署BECCUS,預計年減排3億~6億噸CO₂,將有力支撐“雙碳”目標實現。
這項技術對于碳匯林領域發展尤為重要。通過將林業碳匯與生物質碳捕集技術相結合,可以大幅提升林業碳匯項目的碳移除能力,為碳匯林項目提供新的價值增長點。
生物質碳捕集技術標準化也將推動碳匯林項目國際化發展,使中國碳匯林項目更容易獲得國際認可和碳信用收益。
4、標準化挑戰:從系統邊界到碳足跡評估
制定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國際標準面臨多重挑戰。需要明確系統邊界界定原則,確保碳核算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溫室氣體排放與移除的監測、報告與核查方法必須科學可靠,能夠準確量化碳捕集技術的實際減排效果。還需要構建全生命周期的技術評估體系,充分考慮生物質種植、收集、運輸、利用和碳封存全過程的碳排放影響。
標準還需要兼顧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水平差異,使標準既先進又可行,推動全球生物質碳捕集技術應用。
5、產業影響:從技術創新到市場應用
國際標準制定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從生物質資源收集、加工到碳捕集設備制造、碳封存服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標準化為技術創新提供了明確方向,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和裝備瓶頸。國際互認的標準體系也為碳信用交易提供了基礎,使生物質碳捕集項目產生的碳信用能夠在國際碳市場交易,提高項目經濟性。
對于碳匯林項目來說,標準化意味著更準確的碳匯計量和更高的市場認可度,有望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6、國際背景:碳捕集標準化的全球努力
中國不是唯一關注碳捕集標準化的國家。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院也提出了《存量化石能源設施碳捕集與封存改造適宜性評估》國際標準提案。
國際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國際標準化組織等機構也在積極推動碳捕集技術的標準化工作,但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領域。
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標準化相對滯后,中國牽頭制定此項標準體現了中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標準的制定將促進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全球生物質碳捕集技術發展,加速碳中和進程。
7、未來展望:標準化推動負碳技術發展
隨著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啟動,生物質利用中的碳捕集技術將進入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階段。
標準將為企業提供明確技術路線,降低技術風險和投資不確定性,加速技術商業化應用。標準化也有助于解決生物質碳捕集項目中的技術爭議,特別是關于碳減排量計算和監測的方法學問題。
未來,隨著技術成熟和成本下降,生物質碳捕集技術有望成為碳中和的重要支柱技術,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隨著中國華能牽頭的國際標準提案成功立項,全國多地已經開始布局生物質碳捕集試點項目。
在江蘇,華能江蘇公司正在探索燃煤電廠生物質混燃改造結合碳捕集的技術路徑;在西北地區,多個生物質能源與碳捕集封存一體化項目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這些項目不僅將驗證標準的技術要求,更將為碳匯林發展提供新機遇——林業碳匯加上生物質碳捕集技術,可能創造出倍增的碳匯收益。
標準制定工作預計需要23年時間,但這已是全球負碳排放技術標準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中國方案正在成為世界標準。
|
|
|